近日,四川省藥械招標采購服務中心發布了《關于開展2023年醫用耗材產品集中更新最低參考價格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除帶量采購中選產品以外,所有已在四川省掛網的醫用耗材產品,必須要填報外省最低參考價,填報時間為2023年7月24日0:00至2023年8月23日24:00期間。
外省最低參考價:是指已在其他省級采購平臺公布的最低中標價或掛網價等價格(不包括企業自報價、醫療衛生機構與企業自行議價、國家或省級帶量采購中選價格);各省級采購平臺已正式公布中標價或掛網價但尚未發生交易的價格也納入采集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確要求企業須如實選擇對應省份名稱。原因是:
也就是說,四川省在全國范圍內首次提出:全面使用全國藥械招采子系統,進行所有掛網耗材全國掛網價對比聯動。
企業如果不如實填報最低參考價省份,經過比對后發現虛報、謊報價格問題,將面臨產品降價、取消掛網資格、失信懲戒等嚴重處罰:
這意味,企業若拒絕價格聯動又或是“弄虛作假”,將直接無緣在四川全省后續的掛網交易、帶量采購,影響之大不言而喻。
無獨有偶,7月27日,陜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也發布了《關于藥品和醫用耗材掛網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明確就該省采購平臺“限價目錄”掛網的藥品和醫用耗材進行價格治理。要求相關生產企業在2023年7月31日至2023年8月14日期間內,進入招采子系統進行相關耗材全國最低價調整。
并且該文件明確提出:在本次價格專項治理結束后,相關部門將于每月第一個工作日,開展掛網價格全國最低價比對工作,對未按要求在1個月內聯動全國最低價的產品,一經核實,取消掛網資格,一年內不得在陜西省申請掛網。
多省相繼落地!
不聯動全國最低價降價暫停掛網
實際上,在四川、陜西省之前,河北、廣東兩省,也已經使用耗材全國招采平臺,進行掛網最低價聯動。
7月12日,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采購中心發布《關于常態化開展全品種醫用耗材掛網工作的通知》,對于河北掛網需滿足三個條件之一:
新申請掛網的醫用耗材,如有省級集中采購機構掛網價,企業需填報全國最低價,且申報價格不得高于其全國最低價;如無省級集中采購機構掛網價,企業應提供產品價格成本測算,并承諾掛網后按規定聯動全國最低價。
7月17日,廣東省醫保局發布《關于優化完善藥品和耗材掛網規則強化價格監測的通知》,廣東對最低價的界定:
是廣東省第三方藥品電子交易平臺(以下簡稱省平臺)議價掛網采購醫用耗材的掛網價格應不高于現行有效的全國最低價格,全國最低價指全國其他省級最低掛網(中標)價格(不含其他省級帶量采購中選價格)和廣州平臺、深圳平臺最低交易價格三者之間的低值)。
也就是說,除帶量采購中選價格外,廣東價格要選全國的平臺最低交易價格。這里要說明的是,平臺最低交易價格,而不是市場交易最低價。
而對于不如實填報數據,發現企業存在虛報、漏報、瞞報價格,申報價格與國家共享價格數據不一致的,將約談企業。一經查實,將按規定予以信用評級并公告,相應責任和產生的后果由企業承擔。
事實上,國家醫保局早已明確表示,要形成全國醫療器械價格聯動機制,實現“一省掛網、全國可采”。因此,全國價格聯動可以說是繞不開的一環。
全國統一招采平臺全面落地!
耗材價格“裸奔”時代來了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二十余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兵團發文上線招采子系統,其中大部分已完成對接工作。全國統一招采平臺在各省的全面落地,下一步就是掛網價格數據共享,這將給予了耗材價格監管極大的便利,也將全面推動全國各省掛網耗材真正進入“價格裸奔時代”!
去年9月,陜西省就提出陜西、山東兩省藥械集中采購平臺將實現掛網價格數據雙向共享,為全面進行掛網價格比對,提供系統、高效的技術手段。
此后,陜西省內形成了大規模、常態化的醫用耗材聯動調價模式。2023年開年到現在,陜西已經展開共計6批次、累計完成對18390個耗材的調價,且大批產品降價超過90%,“殺價”效果顯著。
其范圍之大,最近兩次價格聯動分別覆蓋了23省和26省。
此外,包括云南、湖北、河北、四川、內蒙古等多個省份,均針對醫用耗材掛網價格,聯動對比全國最低價進行調整。企業沒有在期限內調價,或者瞞報外省價格,其產品直接被踢出掛網集采。
相比較此前執行最低價聯動省份,四川省此次則是對所有掛網耗材,使用全國招采系統進行價格對比,全面聯動全國最低價,波及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大不言而喻!
顯然,在全國統一平臺“帶碼招標、帶碼采購、帶碼結算”下,“一省砍價,全國共享”的時代真的來了。